新闻中心
News

【天眼关注】贵阳人口增速跃居全国省会首位“三重引力”圈粉“新贵州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4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23年末,共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正增长,其中,西藏、宁夏、贵州、海南和广东位居前五。
贵阳市统计局也披露,2024年末贵阳市常住人口660.25万人,和2023年的640.29万人相比,增加19.96万人,增长3.12%,增量超过广州、杭州等一线城市,成为全国人口增量第一的省会城市。
“老家郑州的,现在冬天海南人,夏天安顺人。”旅居贵州的张安娜一席话,映射着贵州“清凉经济”的强大吸引力。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气候资源,贵州正加速从观光地向高品质旅居地转型。
政策层面,《贵州省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若干政策措施(2024年)》明确支持避暑康养旅居项目建设;市场层面,2023年省外客群在黔购房超3万套,销售额破百亿,连续两年增长。
在百里杜鹃鹏程国际小区,四川泸州的何天琼已旅居九年,她的邻里圈汇集了200多户为清凉而来的“新贵州人”。
生态建设也筑牢了宜居根基。贵阳持续夯实绿色家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之路日益清晰。
“一圈两场三改”建设推动城市更新,老旧小区焕新、农贸市场升级、社区托育服务完善,如观山湖区宇虹社区的“豌豆家”,让年轻妈妈可以安心托育、从容工作。
记者调查了解到,面对人口老龄化挑战,贵阳利用人口增量优势,积极布局人才红利转换。
2024年贵阳贵安引进高层次及紧缺人才3120人,新增产业人才5.46万人,人才总量突破151.5万,连续三年新增超11万人。招引活动深入省内75所高校及省外9所黔籍学子集中高校,全年举办299场线万名高校毕业生留黔发展。
与此同时,“零门槛”落户政策为人口流动大开方便之门,更实在的是配套支持让年轻人心动不已。
贵阳贵安的人才公寓“免费住”,主要针对到贵州省贵安新区求职或就业创业的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2024届至2027届应届高校毕业生。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可申请免费住一年的青年社区房源,共计划推出3000套房源。目前,已有4批约2000套房源陆续推出。
贵安新区组织人事部人才科工作人员汪嘉怡表示,人才公寓配备家具家电、共享洗衣房、健身房等设施,实现“拎包入住”。
就职于贵阳某人力资源公司的文丽就此点赞,“真正解决了青年群体的资金压力”。
高效、务实的政策兑现,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2024年,贵阳荣登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双“50强”榜单,正是其人才生态优化的有力印证。
过去十年,贵州上演“逆袭”传奇。以大数据产业为突破口,依托地理气候优势,吸引众多头部企业落户,创造大量高质量岗位。贵州获批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数据共享开放水平全国领先。有专家指出:“贵阳过去缺乏代表性产业,大数据正成为这张名片,虽规模和竞争力仍有提升空间,但为布局人才文章奠定了关键基础。”
如今,传统升级与新兴勃发并举:磷化工、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通过技改焕发新生,稳定并扩大就业基本盘。坚定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围绕打造“3533”产业集群目标,全力做强工业经济。同时,“旅游+”战略推动全域变革,“村字号”赛事释放聚流效应,让贵州声名远播。
此外,区位蝶变也在吸引资本回归。从“地无三里平”到西南交通枢纽,高铁高速网络四通八达,为企业投资注入强心剂。东莞明月集团被毕节便捷交通吸引,四年间建起17个车间、吸纳1400多名员工,并将核心产业链延伸至设计、模具开发环节。贵定县优惠的招商政策则触动了贵州成博机械制造董事长马成兵的乡愁:“宁波厂房用地每亩40万,家乡只要十几万。”从“走出去”到“返回来”,无数如马成兵般的企业家,正成为贵州经济崛起与人口回流的生动注脚。
采访中,业内专家提到了新命题与新挑战:在“强省会”战略推动下,贵阳经济首位度从2021年的24.1%(占到全省的比重)提升至2024年的25.5%(占到全省的比重),GDP三年间跃升千亿级规模。然而,与武汉(35.2%)、西安(37.5%)等省会相比仍有差距,省内遵义亦紧随其后。专家警示:“若‘强省会’依赖虹吸效应,或加剧区域不平衡。与其纠结‘强弱’,不如聚焦‘小而美、小而强’,在人口质量与产业效率提升上做实文章。”
另外,抢抓“时间窗口”也不容错过,贵阳需延长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换的缓冲期,加大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资源供给,落实“特色教育”政策;同时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强化技能培训,为高质量发展筑基。
从清凉旅居的银发一族,到逐梦大数据产业的青年才俊,再到返乡兴业的企业家,不同面孔的“新贵州人”正汇入这片蓬勃发展的热土。当自然馈赠的清凉转化为发展热度,当政策善意转化为人才引擎,当产业蓝图转化为就业机遇,贵州人口增长的密码便清晰呈现——它不仅是数字的攀升,更是一场关于宜居、机遇与希望的深度迁徙。持续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才密度、缩小区域差距,贵州方能在人口正增长的快车道上,行稳致远,释放更持久强劲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