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虚实共生智造视界—从CITS2025透视奥拓电子的XR+LED虚拟拍摄蓝图
7月23日,北京希尔顿酒店内,奥拓电子携手BIRTV主办方中广国际成功举办CITS 2025“第二届影视拍摄技术创新与趋势论坛”。以为主题,这场盛会汇聚中影、爱奇艺、北京电影学院等150余位专家,共同探讨LED+XR虚拟拍摄技术对影视制作流程的颠覆性变革。
现场,当奥拓电子董事长吴涵渠在演讲中披露“过去一年全球新增近100个专业级LED虚拟影棚,超200部主流电影采用该技术制作”时,会场氛围达到高潮—这组关键数据清晰宣告,影视行业已正式迈入“虚拟与现实共创共生”的新视代。
从《繁花》《大梦归离》等一线影视大片的制作现场,到短视频工作室的创意工坊,从好莱坞的专业制片厂到直播带货的紧凑空间,LED虚拟影棚正逐步完成从“奢侈品”到“标配”的身份蜕变。
最新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LED虚拟拍摄影棚总数已近200个;截至2025年一季度,国内也新增LED虚拟影棚12家,全国在营影棚总数突破45个,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12个省市,在北京、上海、横店等影视产业重镇形成规模化覆盖,正逐步实现从高端应用走向广泛普及的技术转变。可以说,放眼全球,专业级LED虚拟影棚建设需求持续攀升,产业规模迅速扩张。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这场深刻改变影视制作流程的技术革命中展现出惊人的竞争力与市场主导力。以奥拓电子为例。据DAV了解,截至2025年7月,该企业已在全球累计承接超过100个中大型XR/VP虚拟影棚项目,占据全球市场近三分之一的份额。
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其技术适配与生态化布局的双重突破:在欧洲,为奥地利Frames Studio打造的模块化LED立方体设计,支持从单面屏到360°全景的灵活切换,精准匹配欧洲影视工业对画面稳定性的严苛标准;在拉美,联合墨西哥合作伙伴建成的沉浸式影棚,以接近5K分辨率的显示性能,全年承接拍摄超3000次,成为区域内容生产的核心枢纽;在日本,为东映电影公司构建的640㎡虚拟影棚,通过30米×5米270°环形主墙与11米×10米天幕的组合,实现强日光模拟场景下的画面层次还原,推动日本影视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
2025年4月,奥拓电子更是凭借在“LED影视屏”领域的卓越表现和技术实力,成功入选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备受行业认可与赞誉。
虚拟拍摄技术的爆发式增长绝非偶然,其本质是一场对传统影视制作流程的深度效率革命,在时间、空间、人力和综合成本上带来颠覆性优化。
时间维度上,虚拟拍摄技术可实现后期制作的前置化,将传统影视生产中耗时最长的环节大幅压缩。具体实践表明,传统绿幕拍摄模式需要长达2-3个月的后期合成周期,而采用LED虚拟拍摄技术,仅需1-2周即可完成80%的画面最终效果。这种效率的跃升,使得中小成本项目也能触及以往只有顶级制作才能享有的视觉表现力。
空间与资源利用上,虚拟拍摄亦展现出强大优势。LED屏幕可彻底替代实体场景的大规模搭建与异地取景的损耗,其核心价值在于数字资产的可重复使用性。随着项目积累,数字资产库不断丰富,持续摊薄长期制作成本。拍摄现场的人力资源需求也得到优化,工作人员数量也平均锐减,同时有效避免大型实体场景搭建、拆除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与时间损耗。
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技术普惠带来的产业民主化。当硬件成本下显著降低、制作周期有效缩短,LED虚拟拍摄慢慢从少数巨头玩得起的“烧钱游戏”,真正转变为具有广泛性价比的创作选择。
仅2024年,国内就有超过100部(包括微短剧)影视作品借助该技术有效缩短制作周期与成本,《繁花》、《大梦归离》、《安国夫人》等热播剧集背后,都有这一新质生产力工具的支撑。这标志着顶级制作资源不再被垄断,创作生态的多样性因此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期。
当LED屏逐渐成为新的“数字基础设施”,LED虚拟拍摄的应用疆域也正以惊人的速度突破传统影视制作的边界,向更广阔的商业与消费领域裂变延伸。
以游戏行业为例,某知名游戏公司通过采用LED虚拟拍摄技术,将实景航拍所需的直升机租赁、空域审批等千万级支出归零;在虚拟演唱会领域,通过三维建模替代传统钢木舞台质结构,不仅可避免大量的建材消耗,也能营造出更加梦幻、丰富的舞台效果.....而这种应用拓展的想象力,也在奥拓电子的实践中转化为具体场景的突破。其聚焦成本优化与场景下沉,在西班牙CES 2025展会上推出的企业级XR解决方案BoRoom,以硬件+软件+内容的全链路架构重新定义虚拟制作门槛。
据DAV数字音视工程网了解,该方案整合自研Coruscant星核虚拟制作系统、Vormir生成式工具、XR高清LED屏幕以及深度测试系统工具,以轻量化、标准化、易使用为核心理念,正显著降低高校实训、MCN机构内容生产乃至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的部署门槛,推动技术应用的下沉与普及。
从高效组织线上线下路演论坛活动,精准还原虚拟直播场景与流程;到构建小型XR实训环境,为影视、数字艺术等专业提供沉浸式临场教学,实时复现拍摄效果;以及在专业演播厅中,通过预先生成虚拟场景演练流程,结合互动体验,有效帮助直播人员规避风险、降低失误.....正如奥拓电子副总裁兼创想数维总经理吴未在论坛所强调,奥拓电子所提供的企业级BoRoom解决方案,正持续推动从宏大内容制作到微小直播带货的“AI虚拟”技术变革。
未来,随着XR系统日益成熟、成本持续下探,其虚拟拍摄方案渗透力还将实现“数字社会一键到底”的操作闭环。
回望奥拓电子在虚拟拍摄领域的十年耕耘,其发展历程恰是中国企业从技术追赶者到规则制定者的缩影。2015年,企业前瞻性地将虚拟拍摄技术定为战略制高点,经过4年艰苦研发和多次产品迭代,成功开发出专业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其LED虚拟拍摄方案表现尤为亮眼,不仅推出了多款核心技术,如RGBW技术、PWM打散技术、控制系统内部算法等,更在关键性能指标如渲染延迟帧率、相机镜头校正时间、3D LUT(查找表)色彩转换精度上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为奥拓电子赢得了包括英伟达(NVIDIA)、Meta、亚马逊AWS、微软、谷歌、腾讯、中影集团、韩国X-ON、日本东映等全球顶级客户的信任,成功应用于全球近100个大中型虚拟拍摄项目,极大提升其品牌在影视制作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市场地位。
CITS 2025论坛的灯光渐暗,但关于虚拟拍摄未来的讨论仍在延续。奥拓电子展示的Coruscant星核系统控制界面上,实时渲染的宇宙星云与演讲者身影完美融合,成为“虚实共生”的最佳注脚。正如参会专家所言:“当LED屏成为影像生产的‘空气与水’,真正的创新才刚开始。”
技术普惠的浪潮下,奥拓电子超100个全球项目搭建起虚拟拍摄的基建网络,更以BoRoom这样的轻量化方案推开千行百业的大门。未来,随着AI+5G融合加速与生态协同深化,中国或将成为这场3000亿美元规模革命的创新策源地。而奥拓电子的野望,早已写在其董事长吴涵渠的结语中:“持续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迎接虚拟与现实共创共生的新纪元。”当影视工业的底层逻辑被技术重塑,唯一确定的未来,是边界永在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