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电子)官方网站

一朵“作物云”长出智慧“麦”—开云电子-官方平台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News

一朵“作物云”长出智慧“麦”

2025-04-16 21:46:3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咔嚓”两声,补贴到账!在苏州相城阳澄湖镇的金色麦浪间,安徽农人夏柱华举起手机,镜头扫过连绵田野,一场农业革命正在“作物云”平台悄然发生……来自太湖科学城的智能科技,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转身踏进“抬头见云”的智慧农业新时代。

一朵“作物云”长出智慧“麦”(图1)

  由太湖科学城中科禾信打造的“作物云”平台,将传统需要“跑断腿”的补贴申报,变成指尖轻点的智能场景——农民对着麦田随手一拍,AI算法即刻完成作物识别、面积测算。只需几部手机,就能轻松管理夏柱华团队的4000亩农田。

  “使用‘作物云’App或小程序,进行小麦或水稻补贴的申报核实,整个过程仅需几分钟,我们的工人一人就可以管理500至600亩农田。”夏柱华笑称,手机成了最时髦的“新农具”。

  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企业中科禾信遥感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开发的“作物云”管理平台大大提升了农作物补贴申报效率——平台获取的“人、地、物”数据准确率超过95%,实现从农户拍照申报到补贴发放的全自动化,无需人工参与。同时,“作物云”还可以提供面向播栽、倒伏灾害、成熟、收割等农业生产进展的监测及统计服务,实现农情实时调度,以收割进度为例,“作物云”已实现遥感监测收割进度,频率为3天一次。

  “‘作物云’平台的推出,旨在推动农业补贴精细化、农技服务精准化、农情调度实时化。在这个麦季,麦田纳入‘作物云’,只需要通过手机拍照上传,就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与遥感卫片协同分析,获取‘人、地、物’三类信息,为农业补贴、精准测产、农技服务、农田管理等场景提供服务。”中科禾信遥感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洲介绍,“作物云”平台曾入选全国2023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

  此外,中科禾信还研发了基于DeepSeek的稻麦精细生产管理大模型,以及“农技指导专家”与“农情调度管家”两个智能体产品,并于2024年8月上线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上,稻麦精细生产管理大模型也被列为百个苏州市级培育人工智能大模型之一。

  中科禾信遥感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将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与农业管理业务深度结合,提供大范围逐日、逐农户、逐地块的农田和作物数据,服务于农业补贴、农技服务、农业保险、农业贷款、农资供应等场景。公司还致力于人工智能在农业数据调查中的应用,实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农户农田数据全自动化生成,是农业农村部“农情会商”咨询机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近三年发明专利40余项,主要客户包括中化集团、中华保险等。

  近年来,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汇聚7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其中规上企业56家(工业30家,服务业26家),上市公司5家(长光华芯、纽威数控、英威腾、天准科技、卓兆点胶),集聚中移云能、西门子、天准科技等众多人工智能头部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达260亿元,主要涉及医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和移动云等。

  开云电子官网首页 开云网址

  智能技术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效应初显,功能片区多个人工智能企业引领智能科技潮流——苏州清听声学科技有限公司作为“AI+声学”代表,携全球首款搭载聚音屏技术AIO一体机及多项颠覆性声学技术解决方案亮相苏州“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展示声学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VispecVLM工业AI质检在线复判大模型入选苏州市级培育人工智能大模型;苏州中科天启遥感科技有限公司的中科天启全国2米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集入选苏州市首批行业高质量数据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一大批具有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企业正在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快速成长。未来,功能片区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AI+”产业布局、形成“AI+”产业聚集效应,推动高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助力高新区打造成为苏州人工智能产业高地。(轲晓渚)

  来自太湖科学城的智能科技,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转身踏进“抬头见云”的智慧农业新时代。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