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影见中轴”主题影像展启幕近200幅作品讲述中轴线故事
此次展览共展出192幅摄影作品和《生生不息的北京中轴线》《晨钟暮鼓处,岁岁有常新》两部影片,同时融入AI科技与艺术装置,布局可供交流休憩的“名城会客厅”,打造集艺术展、科普展、会客厅于一体的沉浸式空间。
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北京老城保护更新迈入新时代。值此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由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办公室指导,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共同主办,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支持的北京中轴线主题影像展启幕。
城市影像不仅是城市空间实景的瞬间真实记录,更是留下美好回忆和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展览以城市影像为媒介,将北京中轴线古往今来与气象万千一一展开。展览面积约600平方米,包括序厅、尾厅及“中正和合”“美美与共”“生生不息”三个板块,通过不同视角和摄影技法,融合当代照片与历史影像,结合静态照片与原创视频,展现了人文中轴、遗产之美和老城整体保护更新的成就。
展览的影像来源丰富,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专委会于2024年底发起“四季中轴线”主题摄影征集活动,吸引了200余位城市影像爱好者参与,其中既有专业摄影师,也有大学生、社区居民等业余摄影爱好者。最终,约150幅作品从750余件投稿中脱颖而出,构成了主要展陈内容。
作为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差异化内容的补充,展览用影像构建了一个“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承”的文化场域:对市民而言,这是家门口的“城市记忆博物馆”,能在老照片里找到童年胡同的影子,在新影像中看见生活的美好变迁;对青少年来说,这是生动的“名城文化课”,通过互动体验了解中轴线为何是“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对国际访客而言,这是读懂北京的“文化密码本”,三语解读与影像语言,让世界清晰看见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